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惡搞之文


惡搞文化(原文)

本來想用另一些通識題目和同學們討論一下,但這星期去看了蝦頭做的獨腳喜劇《求戀期Q娃》,通識討論題目又不禁與「盛女」有關,不過《Q娃》更令我想起了香港的「惡搞文化」。

對於「惡搞文化」,我們可以想想:它是從何來?為何會發展成現存這樣形式?惡搞文化是否只有香港才有的一種文化?其他地方有沒有這種文化?這種文化對社會又有甚麼影響?

若去找出它的由來,「惡搞」一詞來自日語Kuso,是一種網上次文化,由日本的遊戲界傳入台灣,再經網絡傳到香港,然後再到中國。很得意,「惡搞」Kuso一詞有它的傳說,是因為日本某雜誌有一最爛遊戲專欄介紹「死亡火槍」時,將遊戲中主角的慘叫聲成為口頭禪,漸漸Kuso於台灣人世界中惡搞的代名詞。

很明顯,「惡搞文化」與網絡發展有關,而這種文化不只是一地的文化,而是因著網絡與社會發展相互影響下,漸漸產生。互聯網迅速發展一方面令資訊的流通性愈漸加強,好像討論區、Facebook等不同互聯網平台,都促使社會相對過去世代都較容易得到資訊,因而刺激大眾創意;另一方面,過去大眾要將創意實踐、發放,都不是容易的事,亦因資訊科技進步使許多製作、發放的技術簡易化,這亦使惡搞文化更見熾熱。加上香港早已有的無厘頭文化,惡搞文化的形式更見豐富。

話又說回來,蝦頭的《Q娃》將「盛女」話題再創作一次,成為她的獨腳喜劇,也算是惡搞文化的一種,她除了將「盛女」各主角特質加入喜劇性元素,亦同時將自己某方面的內心世界與觀眾分享,由此可見「惡搞文化」既有社會性,亦有個人特色,予人有一定程度的新鮮感,同時能產生共鳴感,因此不容輕視「惡搞文化」的影響力。

2012年5月1日

------------------------------
真係亂寫一通既對「惡搞」意見

惡搞一下

1.)其實我都好鐘意惡搞野,同惡搞自己D文,因為古靈精怪,而事實上我自己D文都仲有好多進步空間,所以幽自己默一番都唔係太大所謂。

2.)可以惡搞自己,或惡搞人地,代唔代表可以忍到人地惡搞自己呢?
真係唔知。
不過如果對方唔尊重自己,唔係剩係玩下,我諗大部分人都會......
所以都係唔知道

3.)不過,惡搞往往其實點都有D抽水,尤其對方名氣大。不過,古靈精怪野真係好好玩好好玩好好玩。

4.)惡搞就好似頑童,攞D無聊野嚟笑下,不過揭人瘡疤,就真係另一回事。

-----------------------------------
送上兩張相係黑紙(5月5日),佢又惡搞一番,嘻嘻,好明顯我抽佢水。

雖然唔係樣樣野認同,不過佢D野有好多都好正!



另一張,係睇到FB裡有我偶像名言,極之認同,但真係驚有抽水嫌疑,所以唔用原版,用自己既版本,睇下我有限既電腦技術,係咪改到圖先。


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Albert Einstein







如果抽水=佢既價值
其實我覺得最值得抽水唔係李嘉誠等富豪,唔係出名藝能界人,唔係.......而係身邊為你服務,而佢人格又高尚,例如對薄扶林做清潔又供仔留學既蘭姨


蘭姨,好掛住你,你係有好高好高好高好高價值,就算我做D驚天動地泣鬼神既野,都唔夠你眠乾碎濕湊大你對仔女,下次見到你,要影相,因為我真係要抽你水!!!!

----------------------------------------
突然諗起:「我係主場。」

其實有D野,係歪理,純粹發洩,無謂認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