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兩性關係與成長(正經同唔正經版)


兩性相處與成長(2012年4月30日《經濟日報》原文)

《盛女愛作戰》告一段落,話題熱潮亦漸減退,不過盛女這話題其實本身與男女相處及自身有關,所以才會引起大眾關注。

新高中同學們,除要留意此社會現象,亦要學習如何和異性相處,這與自身成長有直接關係。事實上, 香港學校及社會較少有此方面之教導,一般來說,都是同學們自己去摸索與異性相處之道。家長們亦可以和子女交流一下過去自己青春期的經歷,幫助子女成長。

《盛女愛作戰》邀請了許多人生教練、兩性關係相處專家,除因為幫助適婚女士尋找伴侶的需要這原因外,亦是因為成年人與異性相處時,產生各式各樣問題,而需要這方面的專家。

男女相處本身因為性別不同而興趣、想法、甚至行動言語,有所不同。因為兩性取向不同,加上生活成長背景對人思想性格的塑造,會造成各式各樣的性格。因此我們需要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教練引導學習理念」是導師引導學生觀察自己,明白自己的特質。當然要引導學生想想自己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同時亦要觀察自己遇見不同情景時自己的反應心理狀態,明白自己的性情。

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這才會知道自己要怎樣走自己的路

而另一方面,「教練引導學習理念」亦可因應學生的成長階段來提醒學生待人相處之事宜,引導學生明白及學習兩性相處之道,這並非是要學生提早談戀愛,而是要日常生活上亦懂得與異性相處,明白自己想法和感覺,而非只是從外觀上、技巧上及心理狀態上這些層面的相處。

《盛女愛作戰》或許仍有許多要改善的地方,但這是一個好的嘗試,讓大家想想應如何與異性相處。用一句簡單的說話:「這世界只有兩個性別,不是男,就是女。」我們總要面對另一個性別
 ----------------------------------------------------------
後記--唔正經版(一):朱茵、未婚產子同兩性關係

其實我除左鐘意諗正經野外,唔正經無聊野都會諗一餐!


「朱茵:孩子,很想你知道,世界塌了我也愛你,這裡你最了不起。

黃貫中:一直以來都認為「愛」只是我們兩個人的事,但從今我們再也不只兩個人了,我愛你。」from Weibo

雖然呢單新聞同兩性相處無直接關係,但係其實可以睇到時代變遷,人對兩性關係態度好唔同。


以前未婚產子會俾人用特殊眼光去睇,而架大多一致認為兩人相愛如果有仔女是好事,一來係因為D人愈嚟愈遲婚甚至唔結婚,二來真係愈嚟愈少人肯生仔女。事實上,認定對方既愛情有新生命,係好偉大好神聖呀

不過,好得意,好多人問朱茵同黃貫中:「你地係基督教徒,點解可以有性行為?

其實呢...宗教甚至政府以至學校,本身係應該俾社會有一定規範,如果無左規範,社會一定好亂,我諗無人想自己仔女家庭結構成日都係到變緊,因此教會一定要有一定程度既規範。

其實,有一樣野同呢個新聞D似,就係既然食煙影響健康,咁點解會有人食煙,政府又俾人賣煙?

不過,呢單新聞有D唔同,係因為朱茵、黃貫中無做左影響健康、影響佢地關係既事,佢地做既只係令到教會唔知點樣去處理同向會眾交代原有規範既問題。(當然朱茵未婚產子,要背起黃貫中未必肯負責既風險。)

如果將一切野推到極端,教會、學校、與道德有關群體認同婚前性行為,相信婚前性行為既年齡層會更細,而普及性會更廣,呢樣野會對社會家庭結構有好大衝激。


不過,係咪有婚姻制度就可以確保兩性關係,係一定程度的確保護到,但係離婚個案不斷增加,婚姻制度唔一定完全確保兩性穩定關係。


最重要係男女間既溝通、思想、相處等都可以持續發展,所以其實唔駛太著重朱茵同黃貫中之間點樣處理婚前性行為,而係佢地既關係,佢地真係相愛,又係愛情下有新生命。


(最後呢句,教會、學校同道德團體有佢既規範,同個人選擇與承擔風險係某一角度,係無必然對立關係,兩者可以並存。)
-------------------------------------------------------------------------
後記--唔正經版(二):求戀期Q娃




其實星期日,睇完已經想寫好耐,我同朋友仔一齊去睇蝦頭既《求戀期Q娃》。


本來諗都係搞笑搞笑搞笑搞笑再搞笑,不過最尾個度編得唔錯,「求戀」最終都係睇自己既心係點樣,要認識自己,專家只係幫到你一時三刻既野,最終都係自己。














(不過,我唔係反對專業,認識自己同專業教練無衝突,只係要明白最終點去過自己人生係自己!


(呢句又D唐英年ti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